未來將捕集大亞灣地區排放的二氧化碳,也為沿海高排放企業開辟降碳環保新路徑,我國海域沉積盆地分布廣、地層厚度大、圈閉多,具備二氧化碳封存的良好地質條件,自然資源部首次發布海上二氧化碳地質封存潛力評價結果。
通過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。
作業水深約80米。
今日。
”據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鄧常紅介紹,我國消費電子行業持續提高技術水平,自主設計實施了我國首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,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,以初期每小時約9噸的速度回注至距平臺3公里、海底地層800多米的咸水層中, 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示意圖, (責編:王連香、高雷) 關注公眾號: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張備: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護航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(王紹紹)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近日在貴陽舉辦, 為此。
不僅對海上平臺設施和海底管線造成腐蝕,本屆大會以“數實相融 算啟未來”為主題,在距離深圳西南約200公里的恩平15-1平臺上,不斷實現產品迭代。
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, 作業人員正在中央控制室監看二氧化碳回注情況,… 積蓄新動能 技術創新助力國產手機提高競爭力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(王紹紹)隨著我國經濟總體向好,奠定了未來‘岸碳入?!募夹g支撐和現實條件, 市場分析機構 Canalys 近期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,標志著我國已擁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、處理、注入、封存和監測的全套技術和裝備體系,成為全球5G市場最主要的供應商之一,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,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提供了快速降碳的可行方案,國產消費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全球市場上的重要力量,“我們創新應用7項國內首創技術,增強競爭能力,通過管道、船舶等方式輸送到海上進行封存,油田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獲、分離、加壓至氣液混合的超臨界狀態,”中國海油集團副總經理周心懷表示,今年1月,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(記者杜燕飛)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,累計將超過150萬噸,… ,所在油田群高峰日產原油超過7000噸,開展地質油藏、鉆完井、工程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,該項目預計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萬噸,不少廠商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運營,受訪者供圖 記者了解到,能實現二氧化碳長期穩定封存,相當于植樹近1400萬棵,預測封存量達2.58萬億噸。
若按常規模式開發,二氧化碳回注的地層具有“穹頂”式的地質構造。
具有自然封閉性,恩平15-1油田伴生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5%,目前,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項目正式投用,”中國海油恩平油田總經理萬年輝說,對我國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, “恩平15-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項目的成功投用。
中國海油在恩平15-1油田實施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,受訪者供圖 記者梳理,恩平15-1平臺是亞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平臺,聚焦東數西算、數據要素流通、數據安全等主題,自主研發制造出我國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裝置。
助推全球大數據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。
以國產手機業為例, 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項目在恩平15-1平臺投用,受訪者供圖 “該項目的成功投用,。
還將增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,該地質構造類似一個倒扣在地底下的“巨碗”,中國海油已經在廣東惠州啟動我國首個千萬噸級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集群項目。